求生倒计时_番外 辞官2(山高水长,江湖再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 辞官2(山高水长,江湖再见。...) (第3/4页)

头河边挤满了人,酒楼窗户和河面百舫都有人探出头来观看,这般盛世美景难怪赵白鱼想去亲身见一见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霍惊堂的第三招就是请动太后。

    霍惊堂:“陛下觉得是亲民,于我等而言,却是寻常事。”

    这是他的江山,他的子民。

    他不是不懂霍惊堂和赵白鱼的心思。

    重华帝扶额,他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关注择偶标准这种无聊的事情,大概是因为他连前十都排不进去吧。

    朕来寻你们之前便已决定同意请辞了。

    “陛下,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1

    冷哼两声,独坐于孤寂空旷的大殿里,重华帝面露失落:“朕待临安王和赵相一向如师如父,为何都想离朕而去?”

    赵白鱼骑在马上,同霍惊堂对视一眼便说道:“我们昨夜对陛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绪渲染之下让他一时动容,肯放我们离开,可等他清醒过来,怕是要反悔,所以我们尽早跑了。”

    “老师……”

    如果是新帝登基时,太后必然不会同意赵白鱼请辞,毕竟那会儿需要赵白鱼这样的大臣帮重华帝镇守朝堂。

    言罢转身就走,几步后驻足,又回头去看,见二人拿到折子颇为诧异的模样又有点窃喜,看吧,你们也有料不到的时候。

    起初是场休息大半个月的小病,过几个月忽然病倒三四个月,连赵家人都急得求神问佛,尤其赵伯雍带着谢氏就那么赖在临安王府小住老长一段时间。

    重华帝出生时间太晚,前面几个兄长都有权有势,哪有他发展起来的机会?他母妃不受宠,小时候体弱多病,显得怯懦,更不受元狩帝待见,虽说后来令朝中老臣一视同仁地教养皇子们,可是谁能没点小心思?谁能不为从龙之功而动心?

    重华帝沉默,隐约懂了赵白鱼说这茬的本意。

    ***

    “我喜欢民间烟火气,尤其喜欢夜市,您该知道大景宰相不好三餐定时,偏爱夜市。无论是酒楼雅间还是路边小摊,更甚是蹲在桥头边也试过,如有雅间便坐雅间里,如无雅间便坐路边、坐桥头,哪儿不是进食的地方?其实夏天坐雅间反而不舒服,有冰块也还是闷,坐外头好,头顶是华灯和柳枝,吹着夜间凉爽的河风,看河上百舫争艳,有时候幸运点,坐到个好位置还能瞧见桥对面的百戏,又或者是烟花……陛下不知道吧,其实看烟花的最佳观赏点是在桥头。”

    1

    太监宫女埋头不语,当听不到,无人能解答他的疑惑。

    重华帝沉吟道:“可。”

    重华帝内心深处最后一抹偏执随烟花的熄灭而熄灭,他没告诉旁人的一点,便是他怕赵白鱼辞官是不满意他这个学生,不愿为他效命。

    重华帝脸色缓和,挥退嬷嬷:“朕会好好想想。”

    赵白鱼笑了。

    反正皇帝松了口,他们是光明正大地辞京。

    重华帝不自在地吃了颗丸子,四下张望,没人看着他这才稍微安心,悄声说道:“朕时常听闻皇兄和赵卿亲民,还以为夸大了些,现如今一看,原来说得收了些。”

    他说话是真坦诚,又狠又刺人。

    重华帝还是不太能明白。

    人一旦做了帝王就会产生无数心思,利益先放在前面,不是他不肯成人之美,而是利弊权衡之后得出留下赵白鱼更有利。

    1

    静静地享受桌上美食,霍惊堂去结账,留给赵白鱼和重华帝二人独处空间。

    “是因为他们性格多疑、偏激、猛进冲动,放在太平盛世里,怕是任何动作都来个大刀阔斧,搞得朝野上下怨声载道,百姓受难,我如何敢请辞?陛下则不同,陛下是先帝和一干大臣千挑万选出来的帝王,天生为延续盛世而来的明君。陛下,正因是您,臣才敢放心离去。”

    赵白鱼眸光柔和:“陛下,臣少年坎坷,本是短折的命,侥幸多活了十余年,便想余生圆满年少时的梦,臣想出去走走,看万里河山,风土人情。”

    重华帝知道赵白鱼坎坷的身世,再结合他这两年沉疴病体,瞧着他苍白的脸色难免心酸,不由松了口:“朕也愿老师万事如意。”

    重华帝低着头,不想回应他推心置腹的话。

    人流如织,繁华咫尺之间,没人比重华帝更自豪。

    赵白鱼:“仔细想想,如果是他们继位,我的确不会辞官。”

    且去吧,去替他踏遍万里河山。

    嬷嬷福身一拜:“赵相请辞两年,满城风雨,难免传到后宫。”

    拿到同意请辞的折子的霍惊堂和赵白鱼二人连夜收拾包袱,简单交代几句便扬鞭策马,踏着日出,赶着城门开的时候,一前一后,风驰电掣,离开京都。

    1

    将近四十的赵白鱼看上去还像二十来岁的青年,面容白皙而发色乌黑,文人儒雅的气质如春风般温柔,静静站立在大街上,唇角带着抹笑,便让人不自觉生出好感。

    重华帝悄悄挺起背脊,像等待严父夸奖的小孩。

    赵白鱼二人亦拱手道:“后会有期。”接着看向霍惊堂,笑道:“我们启程吧。”

    那阵子不只是赵伯雍,连赵砚冰等一干卿家都愁眉苦脸,忧心忡忡,仿佛赵白鱼真快病死了一般,搞得重华帝内心歉疚,当真动了放他回去闲云野鹤的念头。

    难道不觉得羞耻?

    因那酒楼满座,店家还十分歉意地赠送一壶冰饮。

    大景重视孝道,重华帝不会不听太后的话,但他还想再努力一把,便偷溜出宫去临安王府。

    烟花还在怒放,桥对岸的百戏团打起铁花,霍惊堂带着赵白鱼去看,行走间落在后面,拍了拍重华帝的肩膀说道:“你是我教过的,毅力最好、悟性最高的学生,大哥以你为傲。”

    但是赵白鱼和霍惊堂都习以为常,还很自然地对话,食客、店家甚至是酒楼老板都认识他们,卖与小食后都会额外送点菜肴。

    霍惊堂的第四招是动之以情,第五招便是逃之夭夭。

    1

    烟花易逝,人生苦短,何必拘着他们呢?

    赵白鱼执起冰饮的杯子,靠着椅背眯起眼说道:“我们坐在这儿不是想做什么亲民爱民的表率,只是喜欢,别无他意。”

    可老师说,正因他太优秀,所以才会放手请辞。

    京都府的达官贵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