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使东吴 (第1/1页)
其实这个问题才是诸葛亮今天最看重的,自曹丕继位後,曹魏徵伐的主要方向始终放在东吴那边。 时至今日曹丕在位仅六年多,但已发动了三次伐吴战争,每战甲兵皆在十万以上,可以说长安以西魏国兵力已日益空虚。 故而诸葛亮每念及於此,皆为因国力未复使得无力北伐而深为遗憾,幸好曹丕气数将尽,现在大汉又有良机,这一次他总算能腾出手来布局北方了。 “丞相......” “丞相......” 诸葛亮话音刚落,两道声音同时响起,众人看去原来是杨仪和马谡,见他二人皆做拱手状,均是微微一笑。杨仪和马谡相互看了一眼,也是尴尬一笑。 “威公先说吧。” 虽然同是参军,但杨仪现在署府事,不得已马谡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谦让了一下。 杨仪也不客气,点了下头,道:“丞相,这几年我大汉虽说恢复了元气,但仪以为此刻出兵北上仍是准备不足。 不说粮草辎重,单以目前汉军的兵力来讲仍是不够,战力也还需要时间提升,故而我以为就算曹丕真的Si了,我们也无法施展大动作。” 诸葛亮不置可否,看向马谡道:“幼常汝有何话说?” “丞相。”马谡拱了拱手:“谡亦是此意,但我以为纵然以我大汉现在的实力无法掀起大规模的北伐,我大汉可趁此时机加紧布局北方,以待日後大举。” “该当如何布局呢?”诸葛亮继续问道。 马谡道:“趁机埋伏细作自是不用多说,陇右、羌地的胡人我们也可勤加拉拢。” “善。”诸葛亮羽扇轻轻一顿:“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其实都认为曹丕虽近日有病逝之可能,但国家才平定南中,实力有余,进取不足,皆言杨仪马谡二人所言有理。 诸葛亮早对曹丕病亡之後的局势了然於x,之所以还发问,除了考校诸人之外,就是为了看看其他人是否还有他没有想到的奇谋。 此刻见众人皆道无力大举,心中不免一叹,望向众人,却见杨清低头沉思,不由问道:“明之对此有何看法?” 杨清倒也不是在沉思,他只是在绞尽脑汁地回忆原来历史的进程,知道这一两年中曹丕虽然驾崩,但季汉因为国力的缘故并没有乘机北伐,想来诸葛亮等人也是因实而断,并未脑热发兵。 “丞相、诸位,威公和幼常所言吾深为赞同,然而我大汉虽然无力,但东吴可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杨清喝了一口茶,续道:“要知道自曹丕继位以来,就视东吴为眼中钉、r0U中刺,大兴刀兵,三攻吴地,孙权虽都从容应对,但观其秉X,必不甘被动挨打而不还手。 故我以为可遣使东吴,观孙权动向,若其有意攻魏,我等可趁机布局西线,若其无意攻魏,可以大义说之,使其攻打,则我汉室可收渔翁之利。” “孙权会攻魏吗?”杨仪听完问道。 杨清笑道:“孙权虽然不善兵事,但其一向有争夺天下之心,观其掌权以来,反覆纵横曹刘两家之间,一旦有衅,其必出兵。” 孙权作为能与先帝和曹C齐名的雄主,其X格和做派在场众人尽皆熟悉,这时听杨清一讲,顿觉其人必不会放过曹丕身Si这个机会的。 只要东吴一动,就算大汉这边不能趁机做些什麽大文章,他们两国相攻消耗实力也是季汉这边乐见其成的,故而众人皆言杨清此计可行。 诸葛亮总算听到自己想要得答案,不禁大喜,心道在场诸人虽都是老成谋国之辈,但论眼光宽远,众人皆不如杨明之也。 “大善。”诸葛亮微微笑道:“出使东吴吾早有此意,明之所言甚合我心,明日吾等上奏天子,派遣使团访吴。” 自汉吴重修盟好之後,诸葛亮已派邓芝使吴,东吴亦遣张温回访,今年他早意愿再遣使者加深两国之间的关系,正好如今曹丕病重,探测孙权动向可一并为之。 “既然明之建议说吴攻魏,这次出使东吴由你领衔可否?”诸葛亮笑着说道。 杨清闻言愣了一下,思忖片刻後道:“清敢不从命。” 虽说他才回成都不久,似乎不该这麽快又出去,但是出使东吴见见孙权、陆逊等人他还是愿意的,毕竟来这乱世一遭,不与当世英杰会面岂不可惜? “很好,今天就先议到这儿吧,诸位散了,明之留下。”众人又议论了一番应对曹丕病重之策後,诸葛亮遂让众人散去。 “听说汝交给了天子一种新的蹴鞠玩法?”待众人走後,诸葛亮对杨清问道。 杨清偷偷瞧了诸葛亮一眼,暗叫一声不好,心想丞相不会是要怪罪自己吧? 他心中虽是忐忑,但早知此事瞒不过诸葛亮,心中已有说法,遂道:“是啊,天子对新玩法似乎很感兴趣。” “很感兴趣?你小子如今也算是朝廷重臣了,应将天子的心思引到国家大事上,怎可带着天子嬉戏耍乐呢?” “这无妨吧,天子也无非是闲暇放松所玩,说不上嬉戏吧?” 眼见诸葛亮脸sE转黑,他又赶紧续道:“况且我所创的新式蹴鞠暗合兵家之道,天子正好可从中学习军事。丞相,您不会就为这治我的罪吧?” “哼,要不是吾知你这游戏算是能让天子强身健T、明悟兵法,吾岂能不治罪於你?”诸葛亮没好气地道。 “既然天子赏识於你,汝可以正道引之,若是让吾知道你小子带着天子瞎玩,看吾怎麽收拾你。” 什麽叫我带着天子玩,你以为我愿意啊,若不是被刘禅这个小胖子b得没法,你道我愿意这样?心中虽然满是委屈,但面上杨清仍是老实地点头应是。 诸葛亮见状,知道自己敲打的目的已然达到,遂将话头转向了正事:“此次使吴,吾意以汝为正使,以费禕为副使,这个年轻人雅X谦素、宽济博Ai,有他辅佐你,必能成於王事。” 让费禕做自己的副手?杨清有些吃惊,这位原本历史中也是蜀汉四贤相之一,是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此人的才能自是不用怀疑,想不到这回使吴竟是与此人一起,加上自己也算阵容豪华了。 “费文伟之名,我早有所知,有他助我,此次出使东吴我就更有底了。”杨清道。 “嗯。也不可大意,东吴智能之士颇多,孙权也是不好相与之人,这次使吴还是得谨慎小心,切不可堕我大汉之威名。” 杨清拱手拜道:“丞相叮嘱清定当铭记於心。” 诸葛亮笑了笑,对杨清之才他是一百个放心的,只是怕他没有出使别国的经验,这才多叮嘱了几句。 接着二人又就使吴的目的和对策商谈了半个多时辰,直到二人皆成竹在x,诸葛亮这才让杨清回去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