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2章 大夏文学的重大发现 (第1/1页)
但很快,张铭也察觉到触碰竹简后,自己手掌沾染的油污,眉头一挑: “这是……阴九门的手段……” “先不管了……” 没有过多理会油污,张铭压下内心的炙热,转身看向李平: “立刻联系考古队,在笑笑标记的中宫第三个点,开始挖掘,抽取墓层的燃烧液体!” “这里的文献非常珍贵,这绝对是大夏文学的重大发现!” “什么?!” 听到这话,外界观看直播的日川床板露出诧异! 考古队专家们纷纷凝重起来! 虽然看上去没有发现火药,但却发现了完整的文学作品?! 这简直前所未有啊! 不少专家纷纷感到激动! 大夏网友呼吸急促,看到张铭如此笃定的模样,古墓中众人都不免兴奋起来! “牛逼啊铭哥!” “铭哥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这波妥了,就算不能证明火药,也绝对能再次壮哉我大夏天威!” “铭哥牛逼!!” …… 不少网友吹嘘,考古队这边收到消息后,很快找到了张铭所说的准确地点! 没人再理会日川床板丝毫,所有人都回想着张铭所说的“文学重作”,露出前所未有的亢奋! 各路自媒体更是随着张铭话语的出口,刹那间将这一消息如烟花绽放一般扩散出去! 一些关注考古的现代文学家听闻这一消息,更是纷纷诧异,通过自己人脉探寻,发现次消息无误后,不少文学大家马不停蹄的朝着辽城赶来! 而随着时间流逝,约莫半天的时间,考古队在张铭指导下,终于将古墓上层混入大量白磷的尸油抽取,留下一部分作为古墓考究后,剩下的便全部转移到其他地方销毁! 那些沾满油污的珍贵文献,也都在张铭等人小心翼翼保存下,陆续转移出去! 至于为数不多的火折子,也都被张铭一个个收入保存,交给考古队负责分析成分! 除了那几个不怀好意来大夏招找事的日川床板等人外,所有人在这三天内几乎是没日没夜的忙活! 张铭也在帮助考古队进一步分析,工作后,在发现竹简的第四天清晨,火折子的成分总算是被考古队通过仪器分析出来! …… “硫磺,硝石,草纸……” “根据我们推断,此物应该是运用到了“复燃”原理,严谨来说,就是已经在燃烧的东西,因为缺氧而处在一种半燃半灭的状态,当重新获得氧气后,它又立即开始燃烧……” “里面的硫磺,硝石等物品,则是一方面是为了保持半燃烧的状态不灭,另外那些难以燃烧的东西,则是为了延长此物保存时间……” “根据火折子外面的纸张腐朽程度来看,最起码也是一千年前的东西!” “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一千年前就已经可以娴熟运用硫磺与硝石,甚至还开始普及!” “而硫磺与硝石等物质,正是樱花国发现的火枪中火药的重要元素!” “火药,未必是樱花国的!” 陈教授和李广志兴奋的给众人汇报着这段时间对于火折子研究的收获! “万岁!!” 当汇报结束后,不知是谁起头,所有人都在这时候纷纷起身兴奋高呼! 看着满身疲惫却仍旧激动的考古工作者们,张铭内心不免有些触动。 这一世的大夏,即便和前世的大夏有着很大偏差。 但话说回来,又有更多的相似之处。 陈教授,李广志…… 还有那些为了壮哉我大夏民族,而日夜不停前赴后继的人们…… 他们始终都在为大夏的富强而努力。 这些人或许不是那么出名,但却是最值得令人感激的…… 如果没有他们的默默付出,大夏,何来的如此强盛…… 我们……又何来的平静生活? 自己现在…… 也算是得偿所愿了吧…… 感受着内心因为文物被证实而诞生的充实之感,张铭疲惫的目中闪过一抹欣慰。 没有打扰队员们欢呼,张铭默默离开了工作室。 在李平等人护送下,回到了别墅之中开始休息。 四五天没合眼,确实有点累了。 …… 随着这一发现的公开,樱花国那边彻底炸锅,各种诋毁的言论传出,两方国民更是因此出现了强烈的争执。 似乎,火折子的出现,存在仍然不足以证实火药是大夏的东西。 除此之外,便是关于诗词文献的公布,以及对照些许残缺典籍之后,对于易安居士墓的发现声明。 考古重地内部。 在文学大家们苦苦等待多天之后,总算是等到了进来的机会! “这……都是最近考古发现的所有诗词记载?” 看着琳琅满目的竹简被精心保存,一个瘦高个露出激动,声音颤抖。 “是的,基本都在这里了。” 得到准确回复后,众人纷纷仔细研读起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一个老者喃喃间,看着如此诗句不免失神: “如此婉约凄凉之景,皆显于短短几字之中,词语间对于消愁离索的无奈,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 “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生动……” “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没想到,我悠悠大夏之土,竟然能出现如此惊天动地的诗词歌赋!” 不少人点评讨论分析着,可以看到,几乎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一股感同身受的悲苦,以及对于如此诗词发现的激动! “老莫,快来看这个!” 随着一人声音响起,所有人看去。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好一个,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妙,妙啊!” …… 不少人露出炙热,不断称赞着如此诗篇,好似亲眼见证了当初李清照凄惨流离的一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