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芭乐_21 十九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1 十九岁 (第1/2页)

    陈改小十七岁以前都只能是陈改小。比起招娣,改小反而是不那么意味鲜明的名字,然而对于本地人来说仍然没什么不同,“改改”“转转”,这些名字嵌在陈王李刘之后,看到的人都会露出祝福的笑容:这家人也在用女孩名祈求下一胎变成个小子呢。

    陈改小比其他的招娣幸运一些,六岁时,别的同学还在试图理解进位与借位,她因为能直接心算出两位数乘法,被数学老师专门叫去更高年级的数学课旁听。九岁时,小学数学已经被她学完,老师想让她来年直接上初中,但陈改小的父母觉得小学足够了,初中学杂费更多,在学校吃饭也要钱,不愿意再供。

    数学老师比她还着急,说会帮她想想办法,同时自掏腰包买了些初中数理化的教材让她先看。陈改小其实很无所谓,她觉得几何与代数都很有意思,即使不上学了也能玩这些游戏,没什么不同。

    然而她的确足够幸运。暑假某天,数学老师很兴奋地来家里找她,陈改小还在搓着衣服,一手泡沫地推开木门。老师看到盆边木凳上放着那本她送的中学物理大全,边角已经被翻卷,她告诉陈改小,有个叫“明识”的奖学金项目,她很符合资格。

    那天数学老师和她父母谈了很久,陈改小就边搓盆里全家的衣服,边看几眼书,只敢用指尖捻起一点点,怕把纸张弄得太湿。不知道老师说了什么,但暑假结束,她如愿上了初中。

    初中对她来说太简单了,除了文科需要用点功,数理化教材上的东西完全不够看,奖学金项目的本地负责人本身就在学校办公,因此注意到她,时常和她跟进情况,准备一年后让她直接跳到高中部,学费全免、额外补贴生活学杂费。

    那天陈改小是去更新申请表为升学做准备的,负责人总要做好书面记录。办公室其他老师已经很熟悉这位全校闻名的天才女孩,笑眯眯地告诉她刘老师去接待奖学金赞助人了,让她把文件放桌上就行。她放下表格,眼睛却瞥到另一份协议书,落款是“游明识”。

    原来奖学金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明白知识,嗯,这是个不错的名字,陈改小想。

    下一节课是体育课,陈改小趁解散之后在学校四处乱窜,她很想看看这个赞助人长什么样,也算运气好,真让她找到了。那人站在刘老师旁边,要高出许多,但看上去却很年轻,她本来以为应该是个叔叔甚至爷爷,没想到是哥哥。

    刘老师看到她也很惊讶,刚想介绍陈改小,又想起保密协议里不允许透露被赞助学生的信息,于是只说这是她的一位学生,理科成绩很好,才十二岁,马上就要跳到高中了。

    那时候陈改小个子还很矮,早年的营养不良让她到现在还没窜个子,但却很神气地挺起胸,说她也会很快上大学。游明识看着她,很温和地笑起来,转头对负责人说今年开始他会追加高等教育升学的资助费用。随后,他蹲下来,问陈改小最喜欢什么科目。

    陈改小毫不犹豫地:“物理,或者是数学吧!”刘老师知道游明识的背景,赶紧鼓励陈改小,说这个哥哥也是学物理的呢,随后报了个让陈改小觉得发音奇怪的学校名字,还鼓励陈改小以后也参加奥赛,像哥哥一样拿世界第三名。

    游明识明显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陈改小的脑袋,说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继续做喜欢的事情。陈改小一直记着那句话,因此捧起总分第一的水晶奖杯时,她很俗套地想,我们终于站在同样的位置了,你看,我一直在做喜欢的事。

    后来是理所当然的保送,不需要这个项目资助,学校给的奖学金已经足够她所有的开销。拿奖后本地不少媒体来家里采访,父母明白她已经不再受控,既然学校出钱,那就让她去读大学吧。

    她那样年轻、雀跃地进入高等学府,依然稳定地拿第一名。某一次上信息技术课时,她突然想到游明识,于是在久远的奥赛、留学录取相关的小网站里发现他的名字,写下“双星斩获国际奥赛金牌”的作者很好心地标注了最后一个字读作zhì。

    文化水平已经更高的陈改小反应过来,原来不是明白知识,而是博闻强识。她又福至心灵,用英文再搜了一遍名字,却只发现许多关于摄影的内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