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风尘出行 (第1/2页)
时光流转,距离山林试炼已过数载。中原武林依旧纷扰,江湖浪cHa0从未停歇。一名身着合身的琥珀h衣青年,自称「风尘骄子」却只低调地行走於城镇乡野之间。他气质沉静,目光如深潭,与周遭的喧嚣格格不入,却又奇妙地融入其中,彷佛只是尘世间的一粒微尘。他,正是逐渐褪去青涩的玉天玑。 这一日,他来到一座位於交通要冲的繁华城镇「三水镇」。镇上商旅云集,码头船帆如林,酒肆茶楼人声鼎沸,夹杂着各路武林人士的议论与争执。官吏的车马扬起尘土,与小贩的叫卖声混成一团,g勒出一幅生动而略显混乱的中原世相图。 玉天玑坐在一间临河茶楼的二楼角落,点了一壼清茶,目光平静地扫过楼下川流不息的人群。他看似在休息,实则耳听八方,将那些零碎的对话——关於帮派地盘之争、官府新颁的税令、边关偶发的摩擦,乃至某个大户人家的奇闻异事——尽数收入耳中,在心中默默梳理着中原武林的脉动与民间疾苦的细微线索。 「??听说了吗?最近在东边的唐皇教动作频频,吞并了好几个小帮派,手段狠着呢!」 「嘘!小声点,不想活了?他们现在势大,连官府都要让三分??」 「唉,这世道,谁拳头大谁就有理呗??」 邻桌几名商贾模样的男子压低声音的交谈,引起了玉天玑的注意。唐皇教??这个名字,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师兄敬天地在古庙中的凝重告诫,以及那卷记载着危险术法的禁卷抄本。同时,一个尘封在记忆深处,温暖却带着刺痛的身影,也悄然浮现——虞静。 记忆如同断续的画卷,在他脑海中展开。那是更年少的时候,在一片开满野花的山坡上,笑容清朗如朝yAn的虞静,正叉着腰,与他争辩。 「天玑,你老是说万事要讲理,要推算,要谋定而後动!」虞静皱着小巧的鼻子,语气带着少nV特有的娇憨与不认同,「可是你看那些受欺负的百姓,那些无处申冤的苦主,他们等得了你的推算吗?有时候,就该像话本里的大侠一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相信人心自有公道在!」 当时的他,只是沉默以对,心中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单纯的热血与冲动,往往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甚至可能引来更大的祸患。他相信典制与规则,相信通过冷静的布局与引导,才能创造长久的安宁。 「你就是太冷静了,像块捂不热的石头!」虞静气鼓鼓地捡起一块小石子,丢向不远处的溪流,激起一圈涟漪。「我相信人心里总有善的种子,只要有人愿意点燃那点火苗,这世道就会好起来的!」 如今想来,她那直肠子式的正义感,虽显天真,却那般纯粹而温暖。然而,正是这份纯粹,让她後来卷入了不该涉足的漩涡。玉天玑的眼神微微一黯。他得到消息,虞静因知晓了某些不该知道的唐皇教内斗隐情,被人设计,成了权力倾轧中的牺牲品,如今身陷囹圄,危在旦夕。 有关她被困地点、看守配置、以及教内派系斗争的零碎情报,如同散落的珠子,透过他这些年行走江湖悄然建立的些许人脉,断断续续传到他手中。他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是夜,三水镇郊外一处废弃的驿站内,烛火摇曳。玉天玑暂借栖身了此处,闭门不出。桌案上,铺开了一张粗糙的羊皮地图,上面标注着几个简易记号。旁边放着一个古旧的算盘,几张画满符号与连线的草纸,还有一个小小的,用以感应气流变化的铜制风铃。 他必须进行一次紧急的推演,找出救援虞静的最佳路径与时机。 烛光映照着他专注的侧脸。他首先将已知情报逐一罗列: 「虞静被囚於唐皇教设在「黑水沼」边缘的一处秘密据点。」 「据点常驻守卫八人,分两班轮值,领队者为教内一名小头目,X情暴躁,好饮酒。」 「每隔三日,会有一支补给队从西南方的「灰岩城」前往据点,补给队人数为五,武力普通。」 「近日唐皇教内两派势力为争夺某项资源,关系紧张,据点守卫可能因上层指令不明而有所懈怠。」 「今夜子时至丑时,黑水沼一带预计会有浓雾,利於隐蔽行动。」 这些讯息,如同散乱的线索。玉天玑闭上眼,心神沉入一种空明的状态,彷佛在脑海中构建了一个无形的棋盘。他开始进行因果推算: 「若补给队抵达时,正值守卫换班或头目饮酒懈怠之际,则外部防御最为薄弱。」 「若利用浓雾掩护,自东北侧悬崖利用藤蔓潜入,可避开正面岗哨。」 「守卫巡逻路线固定,每两刻钟交叉一次,交叉後有约五十息空档。」 「救援成功後,若沿预定西南小路撤退,需在第七声晨钟响起前渡过「断肠溪」,否则会遭遇每日例行巡逻的教众。」 他手指无意识地拨动着算盘珠,发出细碎清脆的声响,并非在计算钱银,而是在心中量化着各种可能X与时间枢纽。这是一场与时间和命运的博弈,他必须在众多「若??则??」的因果链条中,找出一条成功要素最高的路径。 「绝路相舍??」他低声自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