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4章 作壁上观的援军 (第1/1页)
大河之上,无数船只开始了渡河。 有菱角分明的战船,更多的是小船和舢板。 数万人同时渡江,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船进行运输。 经过数天的收集,能抢来的船只都抢了。 最后,只要是放在水面不沉的,也都用上了! 也是其他各路诸侯没有参加,要不然二十万人渡河就是一个艰难的任务。 无数能漂浮的舢板在河水中飘动,仿佛随时都可能翻沉一般,让岸上关注的人一阵心惊rou跳。 在一处视野开阔的山顶上,一群义军首领俯视下方如同树叶一般飘动的小船,眼中透着惊讶。 在下午的时候,这些人再次收到了楚军渡河的通知。 要求他们一起渡河,支援被围困赵王。 但是,这些诸侯王仍然以各种理由推诿,坚决不愿渡河。 此刻站在高山上看着下方如同树叶一般随时可能翻沉的小船,就忍不住一阵心惊rou跳。 尤其是在看到有舢板在河流中翻沉,瞳孔就不由收缩。 这简直就是在玩命啊! 在渡河的过程中就已经损兵折将,出现了减员的情况。 虽然减员不多,但非战斗减员也让人心疼不已。 本身双方兵力就悬殊巨大,渡河的过程中再折损一些,兵力差距就更大了! 山顶上,不少人心中庆幸。 还好拒绝了项羽的要求,不然现在楚军所经历,就会发生在他们的大军中了。 赵国会不会被灭,他们不关心。 赵王歇会不会被活捉,这些诸侯王也不关心。 只有掌握在手里的兵马和打下的地盘,才是他们所关心的。 甚至在心里,还暗暗希望秦军和楚军能拼一个两败俱伤。 到时候,元气大伤的楚军就没有底气再对他们指手画脚了! 而秦军折损严重,就没有力气再来剿灭他们了。 什么共抗暴秦都是假的。 那是在被逼无奈之下喊的口号,为了争抢地盘找的借口。 现在几乎已经达到了划江而治的地步,各路诸侯已经形成了当年诸侯国并立的局面。 虽然国土面积不如当年的七国,但也算是一方诸侯王了。 有权有势手里有兵,后宫佳丽无数,还喊打喊杀个求,搂着美人不香么! 之前拎着脑袋打死打活,不就是为了这一天的享受么! 如果这次楚军能和秦军拼个两败俱伤,他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有人眼中闪过一抹不屑,冷笑道:“项羽,有勇无谋的莽夫罢了!” 一旁立刻有人附和:“没有范增从旁辅佐,楚军境地堪忧啊!” 另一人揶揄道:“这不正是诸位想要看到的吗?” 顿时,在场的人相互对视,脸上露出了默契的笑容。 自从陈胜兵败之后,各路义军就开始蚕食之前陈胜的地盘。 其中,就是以项梁叔侄最为积极,短时间内就吞掉了大片地盘,吸纳了不少溃逃的流民,快速壮大起来。 有敢于和楚军争抢地盘的,直接就是一顿猛削,霸道得很! 尤其是在拥立了楚怀王之后,更是以天下共主自居,号令各路诸侯! 若不是暴秦尚在,需要倚仗各路诸侯联合抗秦,恐怕早就开始打压了! 所以,秦楚两败俱伤,是这些作壁上观的诸侯最乐意看到的。 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结果了。 至于项羽是否能胜,压根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英布先期带领两万人渡河,之后率领八万人渡河,总数才十万。 章邯的大军,就是四十万之多,双方兵力悬殊巨大,没有人看好楚军。 能够两败俱伤,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不少人认为,项羽恐怕是很难活着回来。 到时候楚国就只剩下一个有名无实的楚怀王,和少量的守军。 心里已经开始盘算,怎么争夺瓜分楚国的地盘了! 钜鹿城内,赵王歇、大将陈余、国相张耳聚在一起,低声的商议着。 陈余忧心忡忡的开口询问:“刚刚收到英布来信,项羽已经率领楚军渡河,要我们出兵配合共击秦军!” 赵王歇眉头一挑,脸上露出了喜色。 兴奋的说道:“太好了,总算可以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了!” 钜鹿城已经被秦军堵住了退路,城里的人早已经人心惶惶。 赵王每天都提心吊胆,就担心城破之后成为俘虏。 想要逃吧,又五路可逃。 只能凭借高墙坚守,等待援兵的到来。 其实他们心里清楚,凭借城里的守军,根本不可能守住城池。 秦军只要强攻,三天之内必能破城! 之所以现在还没有破城,那是章邯故意而为之。 让赵国求援,只是为了当诱饵而已。 引来各路诸侯援救,然后以优势兵力歼之。 各路诸侯的主力大军被消灭,再渡江收复失地岂不是轻而易举。 同时,各路诸侯在收到求援书信后,响应楚怀王的号召,一起赶到了河对岸。 项羽派出了英布两万兵马先行渡河,以便能够相互策应,切断秦军的粮道! 说白了,也是把钜鹿城当做了引诱秦军的诱饵。 等到各路诸侯我齐聚,就和秦军一决胜负! 毕竟,根据各路汇总的消息,章邯的主力大军和从各郡抽调组成的地方守军都在这里了。 秦国空虚,只要打败章邯就能一路直扑守卫空虚的咸阳! 这一战,就是双方的决战! 当然,由于情报的滞后,这些诸侯王并不清楚上郡边军,已经在咸阳已经屯兵二十万! 项羽和张良倒是有所猜测,不过都默契的没有像各诸侯透露。 所以,被当做诱饵的赵王每天都是如坐针毡。 现在听闻援军渡河,自然兴奋不已。 张耳眉头紧锁,补充道:“大王,虽然楚军渡河了,但是各路诸侯并没有响应,在对岸作壁上观呢!” “啊!” 赵王歇惊讶瞪大了眼睛,忍不住惊呼。 楚军十万,就算渡河了面对五十五万秦军,无疑是以卵击石! 诧异的询问:“怎么会这样,不是说都答应联合抗秦了吗?人都到对岸了却不渡河,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陈余和张耳对视一眼,都看清了彼此眼中的含义:坐山观虎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