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61小舅舅,这天下要烧起来了 (第2/2页)
消停些,然后再有客人来,就让朱焕去对付,她不管了。 直到李莳上门,已经是半个月后的事。 当时李芙正和韩战一起和家仆在后院采西瓜,后院的西瓜长得又大又圆,采着采着李芙就想吃,韩战当场剖了一颗,大红西瓜一剖开,清香四溢,清脆带沙的绵密滋味,让李芙直接坐在地上吃得直跺脚,太好吃了! 一颗大西瓜不够分,他们又剖了三颗,大小石子、范家兄弟和苗家兄弟、范大、范大娘都吃得不亦乐乎! 李莳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幅和乐场景,心里不禁有点羡慕,meimei能应付官场的纵横捭阖,又能下地与民同乐,这身段功夫他做起来就是笨拙别扭,可是李芙却游刃有余。 李循经常催他来找李芙,就是知道他不会和当官的打交道,只能让他一直来找李芙,至少耳濡目染,也能染习一二。 他喊着:“meimei!” 李芙看到他,才想到必须去拜师了。 李芙换了衣服,重新整理过后出来,他问:“你带什么去拜师?” 李莳拿出两盒JiNg致盒子:“家里的yUfENg龙井。” 哟呵,贡品啊! 李莳问:“那meimei呢?你准备带什么?” “我和朱焕一起,一幅前朝周济大师的山水画,还有芙瑶山庄新收的一袋花生,喔,还可以加上几颗西瓜。” 至于状元红,她考虑过,但舍不得送,以后看老师的表现。 李莳:…… 他又道:“meimei不会这样就要过去吧?” 李芙一身鹅h襦裙,上头绣着点点梅花,头上就一根玉荷簪子,清丽雅致,却是寻常装扮,看不出来多慎重;可李芙就说她就这样,似乎不打算在衣着上用心。 李莳知道这个meimei是个有主意的人,也就不多说,三人两辆马车,朝江城府出发,韩战当然是要陪着去的。 两人在公孙府前递了名帖,马上有管家出来相迎,看到李芙:“这位就是李解元?” 李芙笑着点头,韩战立刻塞了一块碎银,管家眉开眼笑:“公孙大人等你好些时候了。” 李芙走第一个,李莳朱焕和韩战跟在后头,她道:“家里刚好碰上采收,走不开,等会儿亲自向老师请罪。” 进了大门,李芙让韩战将拖来一车花生和西瓜,先送去后院厨房。 管家道:“老爷正在和知州大人说话,听说您三位来了,都想见见。” 时间正是午后,流州的司考官公孙舆正和流州知州赵yAn喝茶闲话,他们三人算是碰上了好时机,一口气可以见到这两人。 一阵行礼如仪后,三人朝公孙舆磕头,恭敬喊了一声“老师”。 李芙将前朝周济的画作送上,说是她和朱焕一起送的拜师礼,又说:“庄里刚采收花生和西瓜,学生没什么可以孝敬老师,唯有这最新鲜的农物可以给老师解馋。”说完又看了一眼李莳,李莳赶紧起身,送上茶叶。 “家父吩咐学生带了一点茶叶,望老师笑纳。” “好,好。” 公孙舆五十年纪上下,是乡试的总考官,知州赵yAn道:“李循当年在扬州也是极有名气的才子,如今置办这么大的产业,供你们兄妹读书,考取功名,也算是了却一桩心愿。” 知州大人说李循“有名”不一定是赞美,李莳笑得有点尴尬,李芙就坦然许多,道:“母亲给学生在江边置办了一处庄子,倒是清静,若赵大人和老师愿意来芙瑶山庄,入秋时学生当扫席恭候。” 公孙舆这时候才道:“早听说了,你这娃儿听说还造了水车,收容南下难民,看来没有一味贪图享受。” 李芙忙道:“自然不敢,那是娘亲留给学生的产业,自当发扬光大。”李芙面对教授答辩可有经验了:“只盼京城早日开恩科,好让学生可以进京会试,读书报国。” 公孙舆听了这才点头,表情温和了一点。他又看李莳:“你们李家偌大一份产业,就算不读书也够子孙吃个四五代。” 李莳忙起身:“爹常教训我,为人要自立更生,不能守祖产度日。” 赵yAn点头:“正是这个理。” 又问了朱焕,公孙舆对朱焕的态度b对李莳好,朱焕的回应也很得T;公孙舆得知朱焕一切都是仰仗李芙度日,李芙甚至协助朱父制药,更是点头连连。 后来赵yAn走了,公孙舆突然一脸严肃,眼神犀利:“今岁稻米一斗几钱?” 连李芙都没提防他会突然cH0U考,三人都顿了顿,还是李芙最先反应过来,正要回答,公孙舆直接指李莳:“你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