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平乐盘口 (第1/2页)
楚云七是被九行仙的一个rou包子给砸醒的。 他睁开眼时,段临风已经在桌边正襟危坐地细抿豆浆,九行仙晃荡着二郎腿在一旁剔牙,只有他还躺在床上——衣冠不整,四仰八叉。 “师父起得早啊。昨夜睡得可好?”楚云七匆忙将里衣一系,一骨碌从床上跳了起来,心虚地掩盖掉身上显眼的痕迹。 “好个屁。”九行仙把剔牙棒一吐,目光在他们两人之间来回转了一圈,“也不知哪来的两只耗子,吱呀吱呀闹了一晚上,吵得为师头疼。” 段临风一口豆浆差点没呛出来。楚云七看了他一眼,倒也不害臊,捡起包子大大方方啃了一口,笑道:“两只小耗子能闹出多大动静。再说不是有帘子挡着么,又咬不着你老人家。” “我老人家只是睡着了,不是睡死了!一个破帘子能挡住什么?”九行仙嘴上骂骂咧咧,还是抬手替他拉开凳子,“坐下,吃完上路。” “去哪里?”段临风终于找到了机会开口。 “离开扬州。”九行仙瞥了楚云七一眼,“去十二庄。离这里不远,一直往北走三天就到。” 楚云七正准备坐下,听了这话脸色顿变:“去那里做什么?我不想去。” 段临风不明就里:“那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去不得的吗?” 九行仙指了指楚云七:“那是我十几年前捡到他的地方。” 段临风愣了愣,立刻明白了为何楚云七会露出这般脸色。九行仙捡到他的地方,那就是楚云七的母亲死去的地方。 “你既然想要查,那就要追查到底。”九行仙把碗筷往他眼前一推,“你觉得你阿娘死得蹊跷,那你就要回到她死的地方,去查清究竟发生了何事。” “我如何没查过。可是所有人都说她是自己跌进那河里淹死的。”楚云七道,“我阿娘既是在鱼铺长大的,怎么会好端端地淹死。那里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九行仙道:“你当年不过是八岁小儿,他们即使真知道什么,也不会如实告知于你。” 楚云七沉了张脸不再说话。段临风却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忽然插嘴问道:“十二庄,是否离一个叫平乐邑的地方很近。” 九行仙点了点头,道:“似乎是有这么个地方,差了一个山头吧。怎么?有熟人?” “清泉山庄在那里有一个小盘口。”段临风顿了一顿,“十几年前开的,专门用作周转玉石生意。” 九行仙的脸色微变,他转头看向楚云七,说道:“你阿娘去世好像也是十三年前,你觉得……” 楚云七咬了咬牙:“不想去也得去一趟了。” —— 天方破晓,屋檐上挂着的露珠尚未坠地,清泉山庄议事厅却传来一声重重的砸桌声,打破了清晨难得的宁静。 “什么叫做‘目无王法,犯上乱纲’?什么叫做‘私藏赃禁,意图不轨’?”段临霜气得直把手中的信往桌上拍,“我放他爷爷的狗屁!他们以为自己是谁?我清泉山庄立庄之际他皇帝老儿的爹都没生出来呢!天生地养的石头,谁管他是前朝的玉还是本朝的玉,荒唐!” 韩山道前脚刚迈入门槛,被她这一连串的粗口吓了一跳,看见张子慎正耷拉着眼坐在一边,连忙凑过去问道:“师兄,怎么了?” 张子慎压低声音解释道:“是平乐盘口来的信,说是官府接人线报,非说盘口走私什么前朝旧玉,恐有不臣之心,抓了十几个弟兄关在牢里要砍头,二小姐正怄火呢。” 韩山道啊了一声:“又不是走私龙袍,一块玉都能招到他们?” 刘宣摇了摇头,加入了对话:“他们扣下盘口来往的玉石,挑了一块刻了前朝年号的,一口咬定那是前朝皇室遗物,又扒了清泉先祖的谱,查到与前朝皇室旁支有些关系,把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一下就成了谋反证据了。” “这不是废话么?人人都知道清泉先祖是将领之后,否则清泉剑法从何而来?”韩山道感到不可思议,“那刻了前朝年号的古物遍地都是,难道一个一个都要查了不成。” 刘宣幽幽道:“查处私盐一事叫金陵那狗官连升两级,如今大小官员都盯上我们这块肥rou。平乐盘口的根系尚浅,又位置偏远,柿子自然是挑软的捏。” “怕只怕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张子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不再说话了。 那一边段临霜已经连灌了三大口凉茶平息了怒火。戴良借机劝道:“二小姐,平乐盘口向来是二十八个盘口之中最不起眼的,年年查账年年亏,本也就没有多少流水,倒不如干脆关停,送他们一个人情,看看事态能否有缓和的余地。” 段临霜嗤笑一声:“送他们人情?文师熟读经典,难道品不出兔死狗烹、唇亡齿寒之意么。” 杜思飞道:“身正不怕影子斜。清泉先祖立庄之始就定下清正德义四字庄规,发誓要做这天下第一侠庄,不争权,不入仕,以一方宝剑护四方安宁。我们如此审慎,却突遭此横祸,想必其中定有jianian人挑唆。” 段临霜道:“有或没有,我们都已骑虎难下。现如今还是想办法如何解决此事最为要紧。” 韩山道立刻说道:“此时忍气吞声,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