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5章 交流(3) (第1/1页)
崇祯15年5月上旬 随后,4人又讨论了向朝廷上奏折的事情,众人认为这件事不可拖。周铉暗叹自己21世纪自由的意识让他差点忘记了这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回到厢房,周铉赶紧写了1封奏折,重点提到在建虏腹地杀了2万余建虏军民,广宁、海州、耀州、复州、金州、镇江等地都被完全破坏,赫图阿拉、抚顺、铁岭、开原、开鲁通辽、归化城都路过,获得马匹、东珠、野山参、皮货若干。 奏折写好后,周铉并让侍卫长赶紧将奏折送至榆林镇总兵府,请他们代为呈送。 刚刚忙完这些,6个连长到厢房里找周铉,问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周铉说了4件事:其1、让老队员回家团聚,因为长达1年时间都在外面,至少要放假30天才聚集起来; 其2、1000名山东招募骑兵跟随周遇吉去辽东,1000名跟随祖大弼,1000名山东招募骑兵跟随曹变蛟部。除了打仗,这些骑兵平日训练和其它事情全部自主; 其3、剩余1900名山东招募的骑兵干脆带回山东济南府附近,化整为0,做粮食、布匹等生意,将济南府、兖州府、东昌府附近的粮食运往京城。 其4、还有1900匹战马,是否在榆林招募骑兵? 讲完这些话,周铉突然觉得有点累,现在几乎是自己1个人在应付这所有的1切,从打仗、搞银两、搞发展、结交关系、对付朝廷都如此。 但显然不是感慨和泄气的时候。鬼知道建虏是否今年、明年会不会再发疯似地入关,再或者继续野蛮地围困京城。 还有,农民起义军怎么样了?按照21世纪的历史,开封今年9月会破城。杨文岳、虎大威等很多人会死,还有开封城里的至少十几万的老百姓也会被水淹死。周王、朱9灵等虽然不会死,但可能半条命都没有。 想到这里,周铉对于第4个问题1下有了答案,要多招收1些榆林兵,伪装成从西安、榆林等地往京城运送粮食、布匹等生意的商队或者运输队。 李雄等6名连长马上做出了分工:京城老队员全部回京城,放假休息近1个月。第1连5位排长带队跟随祖大弼;第2连5位排长带队跟随周遇吉;第5连5位排长带队跟随曹变蛟。第6连带队去山东济南府附近县城化整为0。 第4连队先留下100名老队员,在榆林镇先招收1900名骑兵,轮番用900匹马匹运送粮食等物资去往京城,锻炼队5,这100名老队员到了京城再轮流休息1个月。 第3连连长李大武提出还需要扩大夜不收数量,并逐步增强夜不收的战斗能力,最终像其它连队规模1样。周铉答应他们待榆林情况稳妥后,再行安排。 谈完这些后,榆林镇总兵王定等3人来到了周铉下榻的酒楼。周铉干脆邀请众人1起吃饭,边吃边聊天。 王定突然问道:“如今孙传庭大人任3边总督兼陕西巡抚,周国舅是否会去西安拜见孙大人?” 周铉心1惊,孙传庭出山既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他连忙问道:“孙大人来过榆林镇吗?” “没有,孙大人应该很忙啊!从朝廷邸报上看,目前流寇在河南很危险,好像还有像湖广省府武昌聚集的可能。” “那孙大人难道要去驰援武昌吗?” “这个,我不知道!”说完,1声叹息! 周铉想了1下,问道:“如果本人要去1趟西安,路上要多长时间?太平吗?” “国舅有这么多骑兵,怎么会不太平,但是单程可是至少要6天,还要连续行军。” 周铉想了半天,还是放弃了去见孙传庭,来回要多花半个月时间,朝廷那边难以交差。而且,现在手头上也没有银两。 接着周铉拿出1万两银票,送到王定手上,说道:“3位将军,本人看了1下守卫边境的官军,情况很不理想。本人送1万两银子、100匹战马,供你们改善1下官兵状况。” 3人都很感动!王定站起来接收了北方通用的银票,但又流着眼泪道:“周国舅,我们榆林镇太难了。这都快2年了,朝廷都没有发军饷,这让我们怎么办啊,队5很难带啊!” 听到这话,周铉很尴尬地坐在1边,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心里叹了1口气,并顺口问道:“官军的粮草够吗?” “因为有军田,所以,虽然有天灾,不会饿死,但只能吃6成饱。” “如今3边的粮食好买吗?” “官绅、富人、大户人家还是有粮食的,但是要有银两才会给。” 周铉听了半天,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能说道:“3位将军,本人会向朝廷反映这种情况。到底能否解决,本人看有1定的难度。 但是本人有个提议,你们好好训练1批骑兵,我们改日去土默特部落、河套平原去抢他们的马匹、牛羊,并砍些蒙古鞑子的头颅,向朝廷请功!你们看如何?” 王定眼神有些暗淡,但副将惠显、参将刘廷杰站起来道:“愿意追随周国舅1起去杀蒙古鞑子!” 随后,周铉提出周遇吉、祖大弼、曹变蛟在榆林要招募1批骑兵,周家护卫队则考虑招募1些能够骑马的人,做大宗的粮食、布匹等生意,希望得到帮助。 如今这个年头,能够攀上关系就是好事情,而且周铉还给了他们银两和战马,这已经太好了。所以3人当面承诺1定帮忙募兵和做生意伙计。 接下来,众人又1起交流了许多消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